3)-------------------- 第246章苦闷的人和喜悦的人 --------------------_从1935到202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吧......”

  而差不多同一时间,在北平旧居里,李润石在发完给斯大林电报后,一个人在屋里静从了很久,突然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一段诗。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他其实可以向斯大林要求更多的,但是他没有要,革命胜利,需要吃的苦,受的难,是一点不能少的。因为黄克和艾琳娜的出现,已经逃掉太多的苦难了,而少掉的这些苦难和磨练,都会在某一天需要补上偿还.......

  对于一支意志坚定的革命队伍来说,苦难是煅烧,是磨砺,是大过滤器。但是,对于普通的平民来说,那意味着更多的死亡。

  世间,其实是没有尽善尽美的......

  “日本人终于在南中国发动进攻了?真是太棒了!日本人再也不会有机会,和英国人重新联合了!我们的两亿美元没有白扔。”

  白宫里,罗斯福在得知日军进攻江南的消息后,嘴角忍不住地翘了翘,费了好大的劲,才勉强将喜悦压下,没有表现出来。

  很快他召集幕僚开会,讨论远东的巨变。

  开会的时候,朱可夫的远东方面军,正在北满地区发动第三波的猛烈攻势,而斯大林在莫斯科也发表公开讲话,严厉地谴责日军对南中国的侵略行为。讲话的内容里,斯大林公开宣称:伟大的苏维埃将和世间一切法西斯侵略行为斗争到底,会不惜一切代价支持中国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暴行。

  从讲话的内容看,斯大林这时已完完全全地把自己代入进了“正义的朋友”角色中,拼命地抢占道德制高点。而同一时间朱可夫红军在北满发动的第三轮猛烈的攻势,也正在验证他的话。

  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不解地道:“日本人疯了吗?他们在北中国这么被动的情况下,居然还在南边开辟第三战场?”

  “正是因为他们在东北华北输得太多太惨,所以才要在南中国发动攻势,抢点东西。相对于斯大林和李润石,南边的英国人扶持起来的陈济棠,要好抢多了。”

  罗斯福不以为然地笑笑,心情异常地愉快,中苏日大战开始后,来自日本采购单不断地流入美国,极大缓解了他的刚刚面临的“罗斯福危机”。可惜日本这个国家骨架太小,购买力有限,罗斯福的幕僚估计过,到明年六月,日本的国家财政就会达到破产边缘。

  《华盛顿海军条约》已经快到期了,在中国来了这么一场元气大伤的战争,罗斯福可以想象得到,那时候日本将再无力量和美国进行一次新的军备竞赛。最重要的是,罗斯福已经提前看到了日本正在陷入“越打越穷”,“越穷越打”的死循环中。

  罗斯拉开抽屉,看了一眼抽屉里那本黄克的书,罗斯福其实也是黄克的“忠实读者”。

  原因是这本书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