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7章 议罪_红楼之庶子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7章议罪

  一夜折腾够呛,贾琮才合眼,便已到了四更,虽宁国侯府在内城,但上朝还需要点时间,贾琮有些不舍地从床上起身,黛玉还在睡梦中,不知在做什么美梦,唇角微勾,笑容恬静,一瞬间,竟令贾琮想到了“岁月静好”这个词。

  贾琮从拔步床出来,紫鹃已是等在外头,服侍贾琮穿戴洗漱。

  从宁荣街一路快马加鞭朝临敬门赶过去,正逢上了官员们往里走,贾琮从马上下来,看到了章启林,二人对视一眼,均是不动声色地挪开目光。

  贾琮快走两步,上前去,武将勋贵这一列里头,北静郡王请了病假,南安郡王听说昨日夜里请了太医,柳芳已经入了牢房,而西宁郡王巡边去了,如今贾琮位列第一位。

  而与贾琮一块儿站在文臣一列的则是顾铭臣,首辅请辞,次辅病了,大冢宰上了请罪奏疏,在家待命,顾铭臣也是位列文臣之首,论资排辈,若内阁往前递推,一旦赵菘和颜惟庸从朝堂离开,则首辅将落到顾铭臣的头上。

  论资历,顾铭臣自是够份量了。

  此时,顾铭臣朝贾琮这边走近了两步,拉开身后的同僚们一段距离,对贾琮道,“熊公在南方讲学,据说从者数千,自由于山野,享誉在朝堂,真是令人好生羡慕!“

  贾琮听着,笑了笑,道,“若大宗伯想,一样也可做到,人若想不自由不容易,想自由,还是容易的。”

  顾铭臣也笑着点点头,“宁国侯,令大师兄熊家大公子,当年也是两榜进士出身,却不曾在朝为官,如今也依旧没这个打算吗?大丈夫一身文武艺在身,当思报国,侯爷何不与令师兄说明这个道理,如今朝堂上正是用人之际,不该辜负了一身才华与抱负。”

  贾琮道,“多谢大宗伯关心,本侯会劝一劝大师兄,早日返回朝堂,为国为民尽一份心。”

  顾铭臣很是欣慰,此时,纠仪御史看了过来,顾铭臣便朝旁挪了两步,正好顺着台阶一步一步地进了临敬殿。

  这两日早朝例行要讨论的是河南民乱、黄淮两河沿河一地自从五月以来,雨水不停,如今水位高涨,随时有决堤的风险。

  “先前总理河道侍郎曾如春治河,力主开黄家口,领六十万两白银,竭智毕虑,虽开新河,新河既深也广,其南反浅隘,故水不行。”顾铭臣第一个站出来道。

  曾如春治理黄河,乃是颜惟庸举荐,一前一后花了六十万两银子,开通虞城王家口,引导整个黄河东流归海。

  新河虽然既深又广,然而北低南高,水不到新河上来,做的都是无用功。

  顾铭臣说了朝中无人说话,曾如春于今年春死在了任上,就算其所做的功于事无补,也不值得拿出来说了。

  顾铭臣此举自是瞄准了颜惟庸。

  谁都知道,眼下颜惟庸请了病假在家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