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8章 成为吴贤妃后,景泰帝开发了新人设_快穿:千古风流人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在。”

  否则,别说是力挽狂澜了,就连困兽犹斗都做不到。

  孙太后宫中的大太监带来懿旨,认可了于谦兵部尚书之职以及防守京师之权,此外,又再一次重申了尽早迎回天子之事。

  如今,哪怕皇兄被瓦剌所俘,土木堡惊变损失惨重,但在朝臣心中,依旧是唯一的正统。

  最让他意外的就是郕王朱祁钰。

  就像郕王说的,在其位谋其政。

  不显山不露水的于谦,终于鲤鱼跃龙门,白玉拂蒙尘。

  他本就是代为监国,也心知,若非早在太祖时就定下严禁后妃干政的祖宗家法,可能也不会轮到需要他监国。

  “本王会是于尚书的后盾。”

  “本王赐你便宜行事之权。”

  这个曾经在京师空有藩王之名的郕王,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

  但愿,他不会让母妃失望。

  “大明安,则陛下安。”

  朱祁钰眸光微微一怔,知晓何事该说,何时不该说。

  在先帝爷后宫独领风骚的孙太后不会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靖康耻,不应被历史黄沙掩埋,也不应该被尘封于史书。

  但愿,于谦能守住京师。

  名正才能言顺,言顺才能事通。

  今日文华殿种种,上至太后,下至群臣的反应,都不算意外。

  如今的情势,已经无法用棘手来形容了。

  “大明屹立不倒一日,陛下在瓦剌就不会受辱。”

  “臣愿受命。”

  瓦剌要求大明俯首称臣,大明就山呼万岁?

  “有劳于尚书烦忧了。”

  难不成,瓦剌要求割地赔款,大明就割地赔款?

  朱祁钰并没有觉得被冒犯,而是一本正经煞有其事的开口“有理。”

  于谦出声宽慰道。

  于谦掌权,便意味着南迁一事再无可提的机会,坚守京师成定局。

  “虽说陛下北狩,受瓦剌桎梏,但同样的,大明也是陛下的底气。”

  母妃说,一直以他为傲。

  无论是反对南迁,坚守京师,还是力主他成为兵部尚书总揽京师防卫,亦或者是现在这番推心置腹的话,都不像是郕王的往日的风格。

  但,在心知肚明的情况下,孙太后还是把压力给到了他们。

  “殿下莫要过于忧心。”

  气节。

  南宋,面对蒙古军队,尚且有崖山海战,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的气节,大明更应如此。

  大明,不是曾经冗官冗兵冗费,繁华富庶下风雨飘摇千疮百孔得北宋末年。

  “本王或许会怕,但不会退。”

  心中本还有些恐惧焦虑的朱祁钰,面对这样的于谦,也凭空生出了豪情。

  朱祁钰摸着手腕上的珠串,神色越发坚定“于尚书,本王监国一日,就一日毫不动摇地支持你坚守京师,不南迁。”

  更不会成为第二个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的南宋。

  这大明的京师,他愿与于谦一起守。

  孙太后也不傻,知道不是作妖的时候。

  而皇兄朱祁镇就是这天字第一号的大“肉票”,瓦剌捏在了手里,就是想借此逼迫逼迫大明朝廷就范。

  于谦默然,昨夜几乎无人能安寝。

  宋史啊。

  宋史里有的不只是靖康耻,还有宋太宗赵光义、宋徽宗赵佶的兄终弟及,也有宋高宗赵构应天府登基。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