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7章 经是佛祖写的怎么念要看庙里的和尚_我的父亲是嘉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载圳装作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钱大哥真是我的再生父母。”

  钱县令心中暗笑:穷举人突然走狗屎运,补了缺儿当了官儿,都这副德行。看来这小子今后要唯我马首是瞻了。

  钱县令道:“好了。

  循旧例,咱们县征收一万五千石,省里藩台衙门、京里户部那边就能过关。

  咱们还是老法子。以陈米的名义折算,收三万石。多出来的一万五石,交到咱们的大通粮行变现。

  变现之后大约能拿个七千两银子。

  按老规矩,给知府大人送两千两。我拿两千两。县丞一千两。主簿五百两。典史三百两。三班班头、六房吏首、各乡乡约每人分五十两。”

  朱载圳心中暗惊讶:按照钱县令所说,百姓的秋赋要比朝廷规定的多交一倍!

  多出来的这部分,被成体系、成系统的贪墨了!

  他们瓜分这笔脏银甚至是明码标价的。

  朱载圳故意试探:“钱大哥。我上任前,吏部的主事特别交待,说我到任后要尽全力施行太子所定新政。

  新政第一条就是一条鞭法,秋赋征收白银。咱们县今年还是征粮嘛?”

  朱载圳此言一出,钱县令、张县丞、高典吏哄堂大笑。

  钱县令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新,新政?一条鞭法?哈哈,老弟,真要是按照太子的那个改法,咱们这些人不都要喝西北风?”

  张县丞道:“老弟你初入官场,有些事不懂啊。你别看太子爷又是平定倭寇,又是打跑鞑靼的,本事大得很。

  可他本事再大,也不能断了底下这些人的财路!

  你知道断人财路好有一比嘛?”

  朱载圳点头:“知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钱县令接话:“对喽!太子再英明,也只是住在东宫里的太子。事情要靠咱们底下这些人办。

  断咱们财路的事,咱们不办!

  整个北直隶的官场都是一个态度。法不责众。太子爷还能把咱们这些人都换了不成?

  退一步讲,就算把咱们都换了。换一批新官儿上来,又能怎么样?”

  钱县令的话让朱载圳毛骨悚然!

  即便他带几个随员去东南抗倭时,都没有这种彻骨的孤独感!就仿佛他一人在跟整个世界为敌。

  新政推不下去,绝不是因为一个钱县令,一个张县丞——整个文官系统都在抵制。

  朱载圳道:“听了二位前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钱县令道:“话说回来。太子还是英明滴。至少打跑了鞑靼人,咱们这些在北直隶当官的还能接着过好日子。

  至于新政,呵,他太想当然了。老弟,你记住一句话——经是佛祖写的。怎么念要看

  朱载圳是个聪明人。他立刻领悟到了推行新政的关键所在。那就是用人!

  重用几个历史上出名挂号的名臣名将,那并不算用人,也不是本事。

  能够培养数以千计、万计的合格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