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二章 开凿运河_家父秦始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月,大型器械基本能够正常使用,我将几人叫到了四海殿商议开凿运河之事。

  都水长黄冉率先详细禀奏:“陛下,由邗沟到鸿沟诸水系业已勘探完毕,结合水志,禀奏如下:邗沟始于九江郡广陵县(今扬州),至北神堰合淮水,历年疏浚不曾荒废,可容最大十丈船只;淮水段水量充沛,极少险滩浅礁;”

  “颖水段水量并无问题,然流经平原甚广,淤积难以行船处约百六十里;鸿沟始于陈县,至荥阳县段同样历年疏浚可以行船,然至开封县段南北漕运不兴,需全段疏浚,约百里。”

  我和李斯几人的目光随着黄冉的讲述,从地图上的广陵一路看到了荥阳。

  “如此需要疏浚的河道有二百六十里,还不及郑国渠的三百里。”我抬头看向李斯几人:“你们以为是否可行?”

  李斯三人互相看了看,拱手道:“陛下,臣等不精河务,不如听听都水长的建议?倘若与郑国渠修建难度相当或稍有难度倒也可行!”

  黄冉见我们几人都看向他,连忙恭敬道:“陛下,此二百六十里与郑国渠一样同处平原,郑国渠紧邻嵯峨山,多山石,劣在开凿困难、耗费人力巨大,优在不必担心沟渠渗漏、泥沙淤积;而此二百六十里优在多沃土,开凿相对容易,劣在容易淤积泥沙,疏浚所耗费的钱粮较多。况且郑国渠重在灌溉,此段重在漕运,两者目的不同,若说哪个更困难……臣不敢妄断!”

  我点点头,总结道:“前者所耗钱粮在开凿,后者所耗钱粮在疏浚。”

  “陛下英明,从长远来看,始建之功所耗小,维护之劳所耗大!”

  冯劫接着道:“陛下,皇帝攻匈奴曾用德水、征百越曾凿灵渠,漕运之便利早已得到应验,臣以为此运河当修!”

  余禾倒是没当反骨仔,同样赞同道:“当下累民乃为万世之基,臣附议!”

  我看着沉思之中的李斯,开口道:“李相以为呢?”

  李斯回过神,缓缓道:“回陛下,若只是二百六十里疏浚,如今有了主良造的大型器械,臣以为可。不过将来疏浚运河所耗钱粮恐怕不是个小数目,臣以为若是决定修建运河,必要先制定对应律法,除官船外,其余所有通过运河的船只皆需征收漕税,核算漕税是否能够满足疏浚之用,若是不满足,朝廷需要拨付多少,是否合算!”

  我哈哈一笑,称赞道:“不愧是李相,一语中的!漕运若兴必是天下计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河运对运河沿线郡县的经济作用和文化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如今大秦严格控制黔首自由流动,但将来大秦的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到那时或许就不用如此严厉地控制了,运河正可以在这之前增进黔首对天下的认知!”

  几人赞同道:“陛下英明!”

  “既如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