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章 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_朕的大明朕做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茶杯,朱由校示意王末将银币拿给毕自严看。

  “毕爱卿来的正好,朕给你看个宝贝。”

  从王末的手中接过几枚银币,毕自严好奇的拿在手中打量着。

  和明朝赏赐给臣下祈福、赏赐的银币不同,那种一般是椭圆形,这几枚银币是正圆形的,与铜钱仿佛,但中间没有方孔。

  “从朕让你统计京官俸禄哪日起,朕就有了铸币的想法,如今样品出来了,正好让爱卿看看。”

  说着,朱由校拿起一枚银币吹了吹,就听一阵好听的嗡鸣传入耳朵。

  见状,毕自严也学着皇帝的动作,拿起吹了吹,而后有些惊异。

  “朕让人铸的这银币,八厘九毫银,六毫铜,五毫白金(锡),只有这个比例上下的料头,铸造出来的银币才能吹的响。”

  “爱卿觉得这银币如何?”

  “这个。。。”

  闻言,毕自严捋着自己的胡子,思考了一下后说道。

  “大明钱荒已久,据臣所知,隆庆开关之后,金银之禁松弛,钱荒之事才略有缓解。”

  “然,我大明产银极少,白银多自海外而来,用之作为货币,臣窃以为不妥。”

  “如今,陛下以银铸币,臣是赞同的。”

  说着,毕自严停顿了一下后,继续道。

  “然臣担心再现嘉靖年间之故事啊。”

  “嘉靖年间之故事?”

  听到毕自严的话,朱由校纳闷了一下。

  “什么故事?”

  “昔年,世宗皇帝曾下令铸造厚钱,以正钱币规范。”

  听到皇帝不知道这个事情,毕自严当即就给皇帝科普道。

  朱厚熜,大明世宗,嘉靖皇帝,海瑞口中的嘉靖嘉靖,家家干净。

  刚被请进北京的嘉靖,最初并不是后来那个二十年不视朝,躲在西苑修仙的道士。

  嘉靖是大明最后一个试图整改大明哪烂成一锅稀饭的经济体系和货币系统的君王。

  嘉靖六年,明世宗下令,整治铜钱铸造,改进铸造工艺,增加每文钱的重量,曾今一度让铜钱价格恢复到原一水平。

  但很快,嘉靖的新货币政策就失败了,他令入新铸造的铜钱,刚出宝源局的大门,就被人拖走,打造成薄钱。

  而这铜钱是被谁拖走了呢?

  被士绅豪右。

  这些士绅豪右的“家人们”在听说了皇帝的新政策后,闻风而动,立刻纠缠起了群小无赖、乞儿、盗寇,胁迫商户、百姓,必须按照大明皇帝的新规定,按照每700文铜钱兑换1两白银的比率,迫使百姓交出银两,换取不值钱的薄钱。

  这件事情最后闹到什么地步?

  京师商户十门九闭,商贸不通,京师粮价一石从四钱银飙升到七两,路有饿殍,民不聊生。

  嘉靖的新货币政策失败了,闻讯的嘉靖大怒。

  嘉靖八年,朝廷颁布《外戚世爵裁革令》:戚畹周亲不得与汗马余勋为齿,开始大肆革罢外戚,减少恩荫封爵,准备对是士绅豪强下手。

  然而,嘉靖到底是先天不足,一是皇位来的不正,二是握不住枪杆子,三是陷入了大礼仪这个大坑之中。

  嘉靖的经济改革政策算是彻底的失败。

  “原来是这样。”

  听毕自严讲完嘉靖年间的旧事,朱由校若有所思的点了点。

  ps:齿轮在中国的利用时间非常之久,最早在战国末年的文物中,就已经有了齿轮的出现,而在秦末汉初出土的铁制齿轮中,还发现了能防止轮轴倒转的棘齿轮。

  更新后大伙儿记得一定要看,追读很重要的。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