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_杨康的幸福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国宝庆二年冬,蒙古密使来到临安皇城,商议来年开春两国共同伐金的事宜。

  蒙古四王子拖雷冷静下来之后,从兵法谋略的角度想,先和宋国联合进攻金国,当占领金国之后突然出手,攻其不备消灭宋国的主力军队,剑指江南,以宋国一贯孱弱妥协的态度,必定会向蒙古求和,如此便能逼迫宋国皇帝让妹妹北归了。

  杨康接到这个消息时颇感惊讶,他原本以为蒙古西征至少要好几年的时间,让他可以从容的布置,可刚刚过了一年的时间蒙古便结束了西征,又要伐金了,他猜想到这必定和华筝嫁过来的事情有关,那位兄长还真是关心妹妹啊。

  这样也好,事情总要有个了断,皇帝陛下希望这一战至少能保三国之间十年的平安,他的计划很简单,宋蒙两国共同伐金,金军一路溃败,保存实力,直到宋蒙两军会师于开封城下,此时宋军突然反目,和金军联手消灭蒙古大军的主力,即使无法反攻蒙古,也要让蒙古元气大伤。

  计划虽好,但执行起来颇有难度,因为在这个计划中为了引诱蒙古大军进入宋金两国设置的埋伏圈,金国要放弃大部分的领土,换句话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一旦开封皇城被攻破,那金国就名存实亡了。

  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件,若是杨康还是金国的皇帝,自然能够做出这个冒险的决定,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何取信荣王是整个计划的关键,这不是在襄阳城的假打,而是一场豪赌,即使宋金两国联军打败了蒙古,又如何保证宋军不会趁着金国虚弱之际占领金国呢。

  皇帝陛下知道这次他必须亲自去金国了,他不仅要说服荣王完颜洪熙。还要保证这场战争按照计划进行,这是一场关系到三国未来国运的命运之战。

  宋国主战派的大臣欣喜若狂,皇帝陛下终于做出了一个英明的决定,只要宋蒙联军攻占了金国,夺回了宋国旧日的领土,那陛下就是宋国的中兴之君,好色不过是小节。哪有皇帝不好色的,只要在大义大节上把持的住,那便是英明的皇帝了。

  想要瞒住蒙古人,首先要瞒住自己人。

  杨康并不打算把计划告诉这些大臣,这一次和金国不再是假打,而是真打。还要一直打到开封城下,死伤不论,他要用成千上万士兵的死伤来布这个局,让蒙古相信宋军和金军真的是刀兵相见,只有在最后一刻才会反戈一击,而下达反攻蒙古命令的人只能是他自己。

  在宋国皇宫的书房内,在主战派大臣的见证下。皇帝陛下和蒙古密使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并签署了两国联合出兵瓜分金国领土的盟约,这份盟约和当年宋国先皇赵扩签署的那份类似,条件同样优厚,只是签署的人不同了。

  那时候杨康刚刚成为金国的皇帝,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