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8章 山海关外_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元198年,春,四月,大汉平静了将近十年的北方,再次掀起腥风血雨。

  幽州,右北平。

  刘寒率军已然来到前线。

  “情况如何?”

  幽州驻军不少,乌桓来袭,起初有点措手不及,桥蕤守住山海关两天,驻守幽州的援兵便陆续赶来,现在情况趋于稳定。

  想必楼班和公孙度也很纳闷,为什么汉军反应会这么快,桥蕤留在山海关的守军仅三千人,自己这边十万人,山海关城破在即,眼看进入幽州的道路将被打通,却被牵招带来的汉军硬生生堵回去了,当真憋屈。

  不能怪楼班不努力,只能说他们被刘寒赶出幽州后便失去了先机,山海关选址太过刁钻,犹如一颗钉子钉在辽西走廊,

  在东北,大兴安岭从南到北横亘,其下接着的是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和燕山,这连绵不断的一片山脉把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以及蒙古高原分割开来,形成了三块基本独立的地理单元。

  要想从华北平原到达东北,只有三条路可走,一条是穿越卢龙口,经凌源、大凌河、朝阳,到达辽河流域。这条道路就叫做“卢龙道”。

  另一条是穿越古北口,即从北京出发,经过顺义、密云,到达古北口,然后渡过滦河,到达平泉,再巴林左旗,最后到达松嫩平原,这条道路就叫做“古北口道”。

  还有一条,沿着辽西山地和渤海之间,有一片非常狭窄而又细长的平地,这就是传说中的“辽西走廊”,毫无疑问,沿着这条路走,其便捷性远远超过了上述两条道路,这条道路就被称作“傍海道”。

  而山海关,就扼守在这条傍海道上,成功将辽东和辽西隔绝开来。

  “主公,昨日楼班已与公孙度两军会合,但都被阻在关外。”(公孙度,字升济,原名公孙豹,)

  刘寒看着整理出来的公孙氏的相关情报,顿时觉得可笑:公孙氏发家并不早,公孙度是辽东襄平人,父亲公孙延因逃避郡吏追捕而逃到玄菟郡,公孙度后来做了玄菟郡吏。

  初平元年(190年),公孙度得知中原一带正处于动乱之中,便对他亲信部下柳毅、阳仪说:“汉祚将绝,当与诸卿图王耳。”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父延为建义侯。立汉二祖庙,承制设壇墠于襄平城南,郊祀天地,藉田,治兵,乘鸾路,九旒,旄头羽骑。

  “孤真是开了眼了,这年头,什么人都想踩汉室两脚,称王称霸。”

  不得不说,公孙度做事过了。

  “子翼(徐荣字),你和公孙是同乡,此次荡平辽东,孤交给你了。”

  “末将遵命。”

  这些年来,徐荣一直都在北方,没有参与中原战局,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守着大后方,功不可没。

  此次反击楼班和公孙度,徐荣最合适不过。

  徐荣心情有点复杂,他与公孙度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