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l林家出继子29_红楼之我本凉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在京城里打听了,有合适的宅子就买下来。不用多大多好,有个两三进的院子,周围安全清净的就好。明年,他就要进京会试,住在自己的宅子里,放心。京城的房子,只会一日贵过一日的,买下是不会亏的。以后就是自己不住了,拿去放租也好。

  李景行也没有拖延,立即派人去山东,联系了他的一位做知府的同年。在海边的一座盐场,暗中实地做了试验。结果很令人惊喜,林明安说的晒盐之法确实有用,用这法子晒出来的盐,不但品质更好,测算下来,成本可以降低二三成不止。

  李景行不敢耽误,立时写了详细的奏折上报给朝廷,点明了这是他治下举人,主簿林清和其子举人林明安主动为朝廷分忧,献上的法子;他身为父母官,当效法伯乐,为朝廷举贤;山东同门的功劳也没拉下,他一心为公,主动相助。当然,他也没有隐瞒林清和他的关系,大大方方地写在了奏折中:正因这亲属关系,他才知道林清父子忠君实诚,心念百姓,且在这些杂物上有些本事,再把当年林清为蚕农解困的事提了一提,叙州百姓都知道此事......

  朝中接到了这奏折后,户部和工部立即奉皇帝的命令,联合派出人手,至山东盐场和叙州来探查。在山东,亲眼目睹了用这法子晒出来的雪白细盐,测算出这成本,惊喜不已。再微服赶往叙州,打听了林清一家人的行为人品,询问了林清作主簿的功劳业绩,当年帮助蚕农的事也问得详细清楚。之后,向李景行亮明了身份,在知府官衙里召见了林清与林明安。

  最先召见的自然是身为父亲的林清。在这之前,林明安与李景行就集中商议过若是朝廷垂问,该如何作答,又和林清通好了气,想好了答案并演练了几回。他们要达到的目的是,让朝廷认可林清的功绩,却又不能落人口实,得个欺君的罪名。

  于是,京城来的官员一问起晒盐之法,早有准备的林清立刻诚恳地表明,其实这是其子林明安的功劳。儿子素喜格物之术,看了甚多‘杂书’,在这上面颇有天分。幼时在姑苏,和玄妙观主持清和真人还结为忘年交,相处甚欢。这晒盐之法是儿子平日里摸索出来的,多番实验后确定有用,自己不过是帮着给他准备实验,处理些杂事,打个下手而已。在向朝廷献上此法之时,儿子孝顺,坚持认为这是他的功劳,一定要知府上奏。但朝廷垂询,他却不愿欺瞒,贪占了儿子的功劳。大人们请向朝廷如实反映,由皇上圣裁,但千万不要怪罪儿子......

  官员们又召见林明安,林明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