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参加集体劳作,体验时代_四合院:爸爸!快回来,我害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午时分,

  小儿弯生产大队。

  苏晨正在门口拿着铁锹,带着白色头巾冒着,提着药箱。

  今天他准备去工挖渠去。

  理论他现在已经是赤脚医生了,不用工,但是他真的挺好奇的现在的人们到底是如何劳作的。

  他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年代,想体验一把集体劳作。

  根据以前学习的历史知识,

  他有所了解到,这个时代要想吃饭,得有得参加日常劳作派工。

  说到派工,

  指的是在生产队给每家每户安排的劳作任务,以此来获取工分。

  工分在会计大队会计那里记账,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十二工分。

  每十天一小结(有的半个月),每月汇总一次张榜公布。

  而生产大队里的粮食分配是按“人六劳四”或“人七劳三”分配的。

  所谓“人六劳四”或“人七劳三”,就是把生产队生产的粮食,在交足国家公粮也称“爱国粮”的基础,从剩余的粮食中拿出60%或70%按人口分,另外的40%或30%按劳力即所挣的工分分。

  “人七”的原则是因为有些家庭劳力少孩子多,挣不了工分,即人们常说的“老缺户”。如果加大劳力工分分粮的比重,势必吃不饱。为照顾这部分人,采用了这一做法。

  “劳四”的原则是带有激励机制的分配方法,谁家劳力多工分多,分的粮食自然就多些。

  简单的说:挣分多的不仅分的粮多,而且分的钱也多。

  但是作为一般的农民,得付出真正的出劳动力才可以。

  另外,

  还有一些特殊的人,如牲口饲养员、场园保管员、菜园种菜员等均为小满分工,即每天10分或5分,

  赤脚医生同样也是满分工。

  一旦生产队里面有人生病,赤脚医生不管多远都得去。

  北方冬季很长,有五六十天,处于农闲时期。

  很多时候农民都是要自带粮草工具,义务劳动。

  比如挑江堤,修公路铁路,挖河,挖水库等等。

  不管有没有利益,都得工完成面派给你的份额。

  比如一个星期出三天或者四天。

  其余的农闲的时候,每个家庭都做着自己的副业、

  比如在自家自留地,培育一些茄子,西红柿或者其他的菜秧苗。

  等到明年开春的时候可以买一个好的价钱。

  有的在家修一些水果树,并进行施肥。

  当然还有的会到城里面去做一些临时工。

  比如推石头,建造新的路基,当然还有的直接去一些加工厂做建修劳动。

  男的抬工就工地去抬石头,老弱的男女就去一些厂矿做小工,比如搬运小石头,挑着砂石,搬砖。

  而他们挣回的钱与生产队八二开。

  一元钱交八角到生产队计工分,是要参加农产品的分配的。

  虽然这个时候的人们挣钱不多,但是管用。

  人们总是搞得热火朝天,斗志昂扬。

  可那是真的苦。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