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六章 英明指示_晚清之乱臣贼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愿逼着安徽太平军舍命相拼,吴越借口粮草弹药转运困难和防范洋人,悄悄撤回了围攻太湖县已近半年之久的刘坤一部,同时还是用防范英法舰队深入中原腹地的借口,吴越又暗中调整了湖北军队在江西腹地的作战方略,由攻转守与太平军对峙于东乡、进贤一线,悄然放缓了对太平军西线施加的压力,保存实力的同时也让太平军可以安心向南和向北展。?八一中文W?W?W?.?8㈧1㈧Z?W㈧.?COM

  满清朝廷没注意到吴越搞的这些小动作,事实上不管是满清朝廷,满清的地方督抚和统兵将领,甚至太平军自身,全都已经没有了兴趣和时间去关心这样的小事,所有人的目光都已经集中到了正在猖獗北上的英法联军舰队上,心思各异的注视着英法联军的一举一动。

  到了二十一世纪时仍然跻身五大流氓之列的英法两**队,在十九世纪中叶几乎就是无敌一般的存在,断然拒绝了在上海展开谈判后,英**队先北上,以摧枯拉朽之势迅攻占了大连湾,接着法**队也迅拿下了烟台,各自建立军事基地封锁渤海,切断满清朝廷海上漕运的同时,也把炮口对准了京畿咽喉大沽口。期间大连和烟台的中**民虽然也奋起抗击,奈何实力悬殊巨大,一切的抵抗都犹如飞蛾扑火,牺牲无数却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与此同时,北京城里的咸丰大帝当然是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文武百官则分成主战与主和两派,各执一词,争执不休,天天吵得天翻地覆却没有任何的结果。

  以载垣和穆荫为的主和派极力主张谈判解决,建议对英法联军做出适当的让步,通过谈判结束事端,避免军事冲突。咸丰大帝本人也十分倾向于这个解决方案,然而因为英法联军坚持不肯修改之前提出的任何一款条约内容,坚持不做任何的让步,咸丰大帝根本无法接受,谈判求和之事遂成泡影。

  以僧格林沁、胜保和瑞麟为的主战派极力主张以战促和,建议先再给英法联军一个沉重教训,然后再逼着洋人坐下来谈判。受上一次大沽口战役获胜的鼓励,坐井观天的僧王爷甚至还喊出了与英法联军联军6上决战的口号,并绝对相信满蒙铁骑可以在野战中轻松击溃没有战马的英法联军,而在满清朝廷之中,相信这一点还不在少数。——当然,僧王爷这么说也不能算是完全错误,至少现在骑兵的克星机关枪还没明出来。

  被迫无奈,咸丰大帝再是不愿打和不敢打,也只能是匆匆任命僧格林沁为钦差大臣,统率重兵在大沽口一带严密设防,时刻准备迎击英法联军的进攻。然而究竟是打是和,是坚持和英法联军血战到底,还是边打边谈判或者直接求和做出让步,咸丰大帝却半点都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