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15章 建筑风格_逆袭之乡村建筑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一个人全心身投入一件事时,时间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三天时间,转瞬而过。

  卫煌收集了楠木渡的历史沿革、文化特征、农业特产等资料;又对当下国内的建筑风格进行归类,最终敲定了决策。

  黔州曾是三线建设的重要基地,在楠木渡的大山里有一处工厂遗址,虽然已经废弃多年不用,但网上的图片还是有很鲜明的特点。

  红砖房,硬朗工业风。

  许多地方都在打造三线博物馆,重塑那个时代人们艰苦朴素不怕苦不怕累的实干奉献精神,然而受地域限制,一馆之地能容纳的事物有限。

  如果有一个集镇就是仿“三线”风格,即可以解决当下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又能吸引外来游客旅游,那就能为楠木渡的经济注入新活力。

  试想一下,当年投入三线建设的那一批热血青年,如今已步入暮年,有钱有闲,又正处于回忆人生的阶段,突然有这么一个地方可以重温当年的记忆,他们会不来吗?

  民国距离现在那么远,民国风作为一种建筑风格都能受到无数人的追捧,“三线工业风”又岂会没有粉丝?

  卫煌觉得自己的思路很好。

  思路好,不代表就能推进。

  如果只靠自己去说服秦邦国三家,或许还有一定难度,但如果能说服需要政绩的当地政府官员,然后通过行政命令传达下去,必然事半功倍。

  卫煌是外来人,在本地没有人脉关系,所以这件事还必须让杜纬浚出马。

  从杜晓虎的口中,卫煌已经知道杜纬浚和楠木渡的领导关系极好,许多老百姓能知道杜纬浚和经纬设计室,就靠这些领导的宣传。

  卫煌马上联系了张若丹,找出都匀三线博物馆的网图作为参考,告诉张若丹自己想要的效果就是“三线工业风”。

  这个效果图做出来之后,张若丹不能对外公布,必须保密。

  张若丹会不定时在自己的朋友圈展示公司的成果,以宣传公司的实力,接到更多业务。

  对于设计院而言,却会导致设计师的成果对外发布,容易被抄袭。

  张若丹从事这行多年,也有设计师提出相应要求,见怪不怪,马上表态同意,问道:“几天要图?”

  “越快越好。”

  “那后天早上我给你看小样。”

  “辛苦张工了。”

  “应该的。”

  两人客套之后,卫煌便躺在椅子上休息,忙碌了几天终于可以停下来喘口气。

  但这几天时间内,秦邦国却一直没有打来电话,也不知道他们商量得如何了?

  卫煌马上拨了秦邦国的电话。

  客户是必须随时跟进的,否则看起来万无一失的项目都可能被别人挖走。

  “卫设计师,你好。”秦邦国的声音很大。

  “秦老板好。”卫煌马上恭维道:“都过了几天了,我想问一下你们商量得如何了?”

  秦邦国道:“卢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