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6章 下乡宣传_逆袭之乡村建筑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型项目或者说是必须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项目有效,更多的项目其实并不需要设计师。

  直白一点讲,大部分建筑设计的从业者吃的都是政策饭,比如么私人住宅为什么要请设计单位出图,主要就是为了那个印章,只有盖了章的图纸才能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可以用于审批或者办房产证。

  如果某个地方的政府部门没有这方面的要求,那对方就完全可以不请设计,而是在网上找一套图纸来照着施工,或者直接给施工队讲了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自由发挥。

  能得到广大公众认可的设计师并不多,他们都拥有自己的代表作,有口碑和名气的加成,而某些甲方为了显出建筑的独特性才会请这种名声在外的设计师,渴求获得一个高大上的设计的同时,也是拉设计师给自己背书,以提升自已的档次。

  只要甲方钱拿的够多,设计师也是乐于为五斗米折腰的。

  卫煌是初出校门的年轻人,没有名校光环,也没有注册建筑师证,更不用说知名设计师的头衔,只靠一腔热血要做成一件事,何其困难?

  建筑从业者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饱合,如果不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未来只会越来越难走。

  讲技术的积累,卫煌也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地方,认清自己之后,他才决定走农村建筑这一领域,在其他设计院和设计师还在城市建筑圈鏖战之际,自己转投还是蓝海的乡村建筑。

  卫煌觉得自己的思路是对的,关键是路要怎么走,才能拉开和其他人的距离。

  独木难支,卫煌还是希望沈、杜二人能加入自己,再次劝道:“你们想过一个问题没有?以我们的技术水平,如果师傅们不干了,我们怎么才能接到项目做?”

  沈雁昕道:“师傅们要退休还早得很,你慌什么?”

  卫煌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现在不慌,真到了水淹到颈子的时候再喊救拿就来不急了。”

  杜晓虎道:“等他们退休的时候我们就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像纪哥那样自己出去接项目。”

  卫煌道:“自己接项目,你的技术水平够吗?”

  杜晓虎道:“你开这个玩笑,师傅们是一开始工作技术就像现在这么厉害吗?还不是一步一个台阶,日积月累才有今天的。”

  沈雁昕道:“其实只要能接到项目,技术都是次要的,可以找别人画,说实话,我也想走纪哥的这条路,多处点关系。”

  处人际关系的难度不亚于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卫煌见他们俩人还是执着于未来,并不在意眼前,属于典型的拖延症,只想着耍,并没有吃苦自律的精神。

  说了半天两人都听不进去,也是对牛弹琴。

  卫煌不想再说,即然都不愿意,那就自己单干。

  杜晓虎道:“其实我觉得卫师的这个思路也不错,我们最擅长的就是农村私人住宅,现在农村修房子的也不少,只不过他们很多不晓得有设计公司在做房子设计,我们可以印点名片下乡去发,把黑水县的每个村都宣传到位,让他们知道修房子可以找我们设计,这样就可以招揽大量的业务。”

  沈雁昕道:“你这个也离谱,但和卫师相比,稍微靠谱一丢丢。”

  杜晓虎道:“我这个肯定靠谱,印名片又花不了多少钱,不管是包工头还是要修房子的客户,都可以发给他们,让他们介绍有需求的,我还可以给他们返点……”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