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51章 横插一杠_逆袭之乡村建筑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靠边停下,几人下车,站在泥石路上。

  杨主任给卫煌介绍道:“目前征了的土地就是这三块,大约是九亩多地,计划建四个育苗大棚,你把图纸打开,我给你介绍一下。”

  卫煌将准备好的资料展开,找出地形图的一张。

  曾桓围观,指着场地问道:“这是方案是吧?”

  卫煌道:“这是测绘的地形图,方案还没有出来,今天过来就是确定建设内容,方案在下周三出来。”

  杨主任将地形图拿在自己手中,对着土地比划道:“这块土就是这一块,入口就选在这块。”

  地形图上标注着整个征地范围的面积,共计6287平方米。

  杨主任道:“主要建设内容是四个大棚,在大棚两侧要留三米宽的道路,方便农用三轮车进去拉苗,因为我们是集中育苗,到时候整个大石桥种烟的农户都要在这里拉苗,如果车不能进来,那就很影响搬运。”

  曾桓道:“四个大棚够不够?能育多少苗?”

  杨主任道:“初步估算的受益面积是600亩左右,受益烟农至少三百户,当然这要看他们种烟多少,目前这方面的数据我还不晓得村委会统计出来没有。”

  一旁的村主任何光彬道:“你放心,只多不少,现在登记的有九十多户确定要种烟。”

  曾桓一听才九十多户,隔目标还远,说道:“何主任,这件事你一定要放在心上,充分把政策宣传到位,一定要让大家都行动起来,特别是那些很贫困的乡亲,只要他们愿意种,科学地按烟草公司同志的指导方法去种,明年一定能赚到钱,如果赚不到,我个人贴钱补给大家。”

  何光彬见领导表态,拍胸脯道:“你放心,就算第一年种的人少,我都能将六百亩的数量种满,绝不浪费一点指标。只要第一年种好了,他们见到真票子,第二年不用我们发动都会排着队来求指标。”

  曾桓一想也是这么回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需要勇气的,如果村民个个都有勇气,哪还会有这么多贫困户。

  有时候勤劳的人不一定敢迈出舒适圈去接收新事物,因为他们求稳不求变。

  然而时代在变,不变又怎么能跟上时代?

  这就需要领头人。

  领头人付出的多,理所应该也获得的报酬也多。

  他看出来何光彬想独占更多利益,即然他在做实事,那让他占一点利益又何妨?

  曾桓还是提出了一点要求,说道:“好,你可以多种,但如果你要雇佣工人,一定要多雇佣那些条件差一点的老百姓,让他们赚点辛苦钱。”

  何光彬老实地笑道:“曾镇你放心,我肯定不是吃里扒外的人,一定照顾好乡亲们。”

  杨主任继续向卫煌介绍道:“从大门进来,把值班室和公厕分开建在两旁,值班室可以大一点,以便堆放一些简单的工具。然后还要有两个水池,一个是清水池,一个是消毒池,用来清洁浮盘。”

  卫煌掏出笔,在纸上一一作着记录。

  “还有围墙是吧,我看上面标注得有围墙。”

  “围墙就是简易的铁丝网,大门也做简单一点,两根柱子,中间一道铁门。”杨主任道:“地坪一定要硬化,这些都是以前做过的,你喊俞姐发点图纸给你参考就行。”

  育苗大棚整体内容简单,三言两语就沟通完,杨主任又问曾桓有没有要补充的,曾桓摇了摇头,想了一下又问道:“育苗大棚直接用来种菌菇有影响没有?”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