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风波初起_宿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竟又是一片鸦雀无声。连一向淡雅温和的相爷依是一幅姿态娴雅,从容镇定的看好戏。倒是贤王看气氛不对,站出来圆场道:“臣弟愿为皇上分担,前往仙霞郡整顿军纪,安抚民心。臣弟虽是百无一用,毕竟是皇家之人,代表的是皇家的颜面,相信百姓见皇上如此重视,定能一撅振气。到时臣弟再与东燕的使臣谈判,必不用两国大动干戈。”

  这可是个苦差事啊。有人暗暗心惊,两国尚处在战事一触即发之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东燕是在挑衅,只苦于没有个名头大举发动战事,否则便被垢以把柄,说他们本是游牧名族,骨子里仍脱不了野兽的本性。

  这是个烫手山芋,处理好了是应该的,处理不好若引起战事,那便是千古罪人。闪舞35xs众皆没想到关键时刻会是贤王不顾自身安危,揽下这份苦差事。

  总有那么些冥顽的老臣会为贤王的此举感惑,某人在心里耻以冷笑。

  其实彼此都心知肚明,都不愿将话挑明了说。只因自北魏一战后,宁浩又从北魏收回夺去的几座城池,这份功勋却迟迟得不到西凤帝的嘉奖,追随宁浩的武将多有心不满,再加上皇帝手中握着能够号令西凤所有将士的兵符,宁浩多次上阵杀敌都有掣肘,也皆因没有兵符的名正言顺,在作战中突发情况,想要从邻近的城池调兵都难,这件事对一个将军来说是莫大的耻辱,谁都会耿耿于怀。宁浩虽表示了忠心,对此只字不提,完全就是靠着宁家军走到了现在,但他难免心有怨怼,西凤帝不是不知。他越是表现的谦卑,他们越是觉得对他不公,自此早就多有上书陈奏,只是在朝堂上谁都不想先撕开这层纱。西凤帝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若他想嘉奖宁浩,不会迟迟不下达圣谕。

  整个朝堂的气氛弥漫着压抑的萧瑟。皇帝的目光从贤王凤景行身上掠过,飘向其他的官员。底下的朝臣猜不透这位沉着的皇帝在想些什么,不敢贸贸然发表意见,但终有那么一两个人忍不住压抑的气氛,开口道:“皇上,依臣之愚见,贤王乃皇室宗亲,万冒不得此等风险。东燕人多是豺狼虎豹,他们既然敢挑衅就不怕打起来,王爷万一去了怕是性命堪虞,我朝必要派个镇得住的人前往,令他们闻风丧胆才行。”

  底下多有附和声响起,“万老将军到是曾与东燕开战过几回,对东燕的地势民情也相对熟悉,在那边早已立了军威,且能镇一镇,好让这几个月来疲于奔命的战士有个休整期,可惜他年事已高,携了妻儿卸甲归田。”

  “拜于他门下的不在少数人,都不成气候。”有位官员忧心道,隐隐似叹了口气。

  “你这话怎么说的,宁将军当年不也是万将军的高徒吗?”说了半天,关键的人物终于出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