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4章 朝中有奸臣呐!_大人,得加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川巡抚衙门承担,尔后照会绿营驻防各地的府州衙门予以拨付。

  拨付结果再由巡抚衙门上报户部、兵部,该销账的销账,该挪借的挪借,地方如果有亏空,则明年税赋按比例进行相应扣减。

  其它各省营兵包括八旗兵的开支则不归四川负责,乃由户部、兵部拨一部分四川总督处,总督再想办法筹一些。

  前番贾六抢的运钞车款,就是四川总督富勒浑大卖官筹措的款项。

  如果四川巡抚不是李会长,贾提督想用大清的钱办他的事,即便能办成,恐怕也要花费他不少时间精力。

  现在四川当家人是李会长,相当于四川的藩库就是他贾提督的私库,那办起事来肯定是无往而不利的。

  给户部报账也不必贾六操心,会长大笔一挥,这里水利开支加一些,那里道路整修添一笔,这里赈灾银多一些,花头名义多到贾六都想不到。

  思危楼是贾六的私人住处,地方也小,没办法升格为提督府。

  于是,肯定要开工修建。

  提督府的修建要不要银子,这银子理所当然是朝廷出,报个几万两肯定不过份。

  实际工程需求,贾提督的要求还是四个字——又快又省。

  工程交由杂谷厅赵厅长的亲戚陆三做了,因为陆三报价最便宜。

  三千两就能搞定。

  贾六看过工程后表示满意,漏风漏雨不要紧,只要牌子在就行。

  如此朴素的提督府,也表明提督大人一心报国,根本不计个人安逸,传出去也是一桩美事。

  收买人心,安插自己人有条不紊进行。

  但摆在贾六面前最大的难事,是怎么把四川绿营主力四镇的四位副将替换掉。

  四位副将分别是建昌镇副将于启智、成都镇副将左少国、松藩镇副将吴秉贞、重庆镇副将曹国科。

  四人都有些背景,左少国同吴秉贞是四川总兵玛尔沁的人。

  于启智是武举出身,虽不归哪个派系,但战功不少。

  曹国科据李会长说是某位副都统的小舅子,内务府包衣出身。

  搞不掉这四位副将,纵是共进会大举渗透四镇,办起事来总不方便。

  毕竟,贾六是忠于大清的,共进会也是忠于大清的,新军绿营都是政府军。

  在政府这个体系下办事,讲究的是一个领导权问题。

  提督大人总不能绕过手下副将,直接指挥营兵把枪口朝天上放吧。

  一番思量过后,贾六决定将这件事放在年后,毕竟快过年了,没道理在这个节骨眼上找人麻烦。

  过年不动刀兵,也不动大狱,这是官场规则。

  但有个麻烦,他得马上办。

  成都驻防八旗副都统舒景安正在满世界的找儿子。

  而舒都统的宝贝儿子这会正在索伦兵的监管下在山上砍竹子,用于修建四川提督府。

  这才一个多月,舒公子就瘦了一圈,人也黑了许多,贾六看着都心疼,刚要开口安慰对方几句时,四川巡抚李会长的急递来了。

  不是乾隆对贾六《奏请旗汉官兵一体事例》的批复下来,而是要求定西大将军明亮主持与大小金川和谈。

  如同当年与岳钟琪与番贼所达成的协议一般,双方就此止兵,各过各的。

  突然,非常突然。

  “不打了?”

  贾六怒不可遏,将急递撕了个粉碎,“皇上身边定有小人,怎么能同番贼和谈!”

  气鼓鼓的让人赶紧备马去大坪,无论如何都要阻止和谈。

  “不打不是挺好的么?”

  杨遇春着实不解,他对顾先生可崇拜的很,真能和谈的话,无疑是保全顾先生那帮明朝遗民最好的法子。

  杨植抠了抠鼻子,顺手在瘦得不成人形的舒公子衣服上擦了一下,对小春子道:“你不懂,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