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4章 鬼子六再披甲_大人,得加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圣祖爷,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皇帝也要尽快处置才好。

  近些年来极为迷信的乾隆对此更是深信不疑,但究竟是重建皇陵一劳永逸,还是只开启地宫排水,朝中争议很大。

  归根结底,还是钱的事。

  当年景陵开建花了白银314万两,以如今的物价,要是择地重建至少得500万两,朝廷连用兵四川的军费都筹不齐了,从哪找这笔钱?

  排水工程相对花费就少了,最多十万两搞定。

  所以,户部同内务府出于实际考虑,给出的建议都是先行排水,等将来国库有了充足银子,再考虑迁地重建之事。

  乾隆拿不定主意,问和珅内库还有多少钱。

  和珅说原先收了各地议罪银有数百万两,但户部那边暂支了三百万两往四川应急,眼下库中余银不到二百万两。

  钱的问题让乾隆着实头疼。

  贾六这边也等着焦急,他哪里是真想给康熙重建阴宅啊,就是单纯在搞破窗。

  媛媛不理解什么叫破窗理论。

  贾六形象打了个比喻。

  他问媛媛:“我要是再娶几房小老婆,你愿意么?”

  “呸!”

  媛媛的回答自是白眼连连,一脸门都没有的样子。

  贾六讪笑:“那我偶尔出去逛逛青楼,好比一个月就逛一次,伱总不反对吧?”

  媛媛依旧想呸,但想了想没吭声。

  男人嘛,都不是好东西,甚至于正弄着时脑中说不定都是想的别的女人。

  不把人娶进门,一个月出去花一次,睁只眼闭只眼得了。

  贾六嘿嘿一声:“这就是破窗理论。”

  充分理解乾隆没钱难处的贾六,觉得应该行使忠心臣子的义务,就是以主管单位一把手的身份,上书请皇帝让百官开捐“修陵银”。

  为了防止百官政治觉悟不够,可以让户部发工资时直接扣,然后给他们发一张自愿证明。

  跟李会长在四川玩的那招一个德性。

  可不等他将折子写好,山东出大事了。

  活跃在山东地区的清水教主王伦利用山东今年大旱歉收,地方官却妄行加征,以致农民反抗情绪激烈的机会,公然组织教徒起事,任命军师、元帅、总兵等官职,率众千人,头裹白巾,手持大刀、长枪攻入寿张县城,杀死知县沈齐义,又攻破阳谷,堂邑二县。

  王伦提出杀富济贫口号,山东百姓纷纷加入义军,拥众数万,山东告急、华北告急,京师告急。

  几天前,王伦率部大败兖州总兵惟一和山东巡抚国泰组织的围剿官兵,北上直逼临清。

  临清是南北水路交通的枢纽,扼据漕运要道,要是落入义军手中,江南漕银漕粮无法解京,中央政府就将瘫痪。

  这可比窜入湖广的番贼更要危及大清江山社稷。

  乾隆大怒,急令山东立行进剿。

  可山东绿营根本不堪使用,总兵惟一“素以勇略自夸”,却被起义军打得丢盔卸甲。游击赶福也是满洲八旗出身,闻贼至竟由署后墙缺跳出,闻风而逃。

  山东绿营不可用,乾隆只得让京营八旗出征,可京营八旗精锐火器、前锋、善扑、健锐四营在金川损失怠尽,京营八旗根本无兵可用,也无将可用。

  东拼西凑,才组织了禁卫军1500名。

  谁来带兵,成了大问题。

  军机处推荐大学士舒赫德为钦差大臣,然舒赫德压根没带过兵,八旗能征将领不是在四川,就是在西北。

  最后,军机大臣和珅向皇帝建议前番因旗员袭击大营获罪,降职为东陵总管大臣的“乌能伊巴图鲁”贾佳世凯,担任领队大臣前往山东平乱。

  御前侍卫来景陵宣旨后,贾六愕然,久久无语。

  边上的杨植轻声问:“少爷,怎么了?”

  “宿命啊,人呐,还真得信命,这冥冥之中注定大清要完。”

  贾六摩拳擦掌,“少爷我要扶清灭洋.少爷我双手又要沾满劳动人民鲜血,为大清排忧解难了。”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