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9章 这回你七我三_大人,得加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元气。

  问题是摄政王多尔衮带兵入关又行迁都北京后,用一年半时间将关外人口全部迁回了关内,只留了很少一些人留守关外,使得关外人口再次锐减,沃野千里的关外地区又一次变得荒凉起来。

  截至到目前为止,关外生活的旗人连同包衣、汉人总数加一块也不会超过五十万人。

  这就导致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压根无兵驻防,碰上外来入侵,更是没有反抗之力。

  与其说后世的沙俄是不断蚕食关外土地,还不如说是大清主动放弃送给人家的。

  没人,你拿屁守啊。

  而这一切,全是满清“防汉”政策的延伸。

  不让汉人出关,就是满清贵族为自己留条后路的想法,也就是爱新觉罗从来没有将自己当成中国人,而是将自己视为中国的征服者。

  这样一来,关内的汉人要是反抗的厉害,他们就能迅速撤退至关外,将局面维持同明末一样,从而能够得到喘息,它日卷土再来。

  要是放开关外让汉人大量迁移,并在那繁衍生息,哪里还有退路可言?

  龙兴之地更是会成龙亡之地!

  贾六印象中大量汉人涌入关外还是1860年以后的事了,但那时候清廷还在,所以汉人都是偷偷摸摸过去,历史上有个名词叫“闯关东”。

  之所以是闯而不是过,去,就是因为最早一批去关外的汉人都得拿命同清兵搏斗,从而争取他们在关外土地的立足权。

  后来张作霖用火车皮一车车的往关外拉人,全面开放东北,这才使得东北的汉人数量急剧上增,从而奠定日后的基础。

  现在,关外对于汉人而言,是禁区。

  死亡禁区!

  去年山东教乱后,也有人上书可将山东、直隶等地的流民往关外迁,一来可开发关外,二来还能缓解关内民乱及土地兼并问题,可以说是两全齐美的事。

  然而均被清廷拒绝,提出此议的官员还遭到了乾隆罢官处治。

  可见老四鬼子心中始终将“防汉”作为国策。

  不过这事倒提醒贾六,似乎他也可以做一做张作霖。

  对于婶妈贾吴氏的做法,贾六理解,说句实在话,如果是他犯了事,他也宁可妻子女儿自尽,而不是去关外过那猪狗不如的日子。

  说句难听点的,楼里的窑姐都要比发往关外的女人幸福。

  还好,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为了不让婶妈和妹妹们担心,贾六亮明了直隶总督的身份,也就是直隶这地盘是他们贾家说了算。

  听的婶妈和妹妹们那是一个比一个震惊。

  “这案子是冤案,相关官员侄儿一定会严加处置,”

  正说着时,外面来报说是临清知县来请罪了。

  贾六微微点头,请婶妈同妹妹们稍侯,他将二叔接来顺便处置一下胡乱定罪的临渝县。

  出来时,林家父子看着他的目光,跟大年三十拜祖宗像一般敬重。

  到了院前,就见栓柱等人押着一读书人模样的年轻人侯着,一问才知道这人就是到衙门告林秀才谋逆的马秀才。

  “二叔呢?”

  贾六暂时顾不得问问这个马秀才为何要害人,只急于见到二叔贾大忠。

  栓柱说在后面呢,尔后巷口便来了一顶轿子,前后四个轿夫抬着,后面跟着一帮县衙的差役。

  不用问,轿子里的铁定是二叔。

  栓柱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贾六当下快步上前要迎二叔,不料轿子落下,其中一名轿夫竟是慌慌张张的对他倒头就跪,口呼:“下官穆天恩参见总督大人!”

  说完,不等总督大人有所表示,屁股猛的一转,“噗嗤噗嗤”的在地上直接爬了好几步,趴在轿边对着轿中人恭声道:“贾老爷,千错万错是小县的错,还请贾老爷大人大量,看在小县上有老下有小的份,替小县美言几句!小县感您大恩,下辈子做牛做马也报答不了您老的恩情呐!”

  言罢,“咚咚咚”就是一阵磕头。

  那声音,是又响又亮。

  “呜?”

  贾六若有所思,一道锐利的目光射在边上想要躲闪的栓柱脸上:“你教他的?”

  “没,没,”

  栓柱大是心虚,无奈低声道:“大不了你七我三好了”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