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3章 先灭绿营,再平八旗_大人,得加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围住贼首林爽文,但却有力打击了天地会起义声势,收复了近半被叛军占据的城池村镇。

  台湾总兵柴大纪给福建巡抚的奏报更为仔细,称林爽文叛军贼众虽多,然而其中大部分人根本无意反对大清,只是被贼军裹挟,或者为了寻求庇护。

  因此提出剿抚并用策略,一面对贼众核心坚决打击,一面对来降贼人施以宽大,如此用不了多久,贼必自崩。

  余文仪同意柴大纪安抚之策,仅一个多月便陆续有万余贼人来降,且很多地方开始同清军接触,希望得到他们的保护,也愿意为官军剿贼提供钱粮支持。

  闽浙总督德保不无高兴道:“林贼已众叛亲离,最多月余,台湾可定。”

  福建绿营提督任承恩奏称,叛军名义上虽是由天地会成员组成,实际大半都是福建漳州人士。

  然而与叛军作战较为顽强,甚至死不投降的不是官军,而是泉州人。

  任承恩分析泉州人之所以帮助官军为叛军为敌,主要是害怕漳州人统治台湾后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因此提出大力招抚泉州人,重点打击漳州人。

  细作也探得贼首林爽文多次要求叛军不与泉州人为敌,说什么要一致对抗大清,然而天地会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任何纲领,加上先前漳州人和泉州人在台湾上百年的械斗,两府人间的矛盾根本无法调合。

  结果就使得占据台湾人口三分之一的泉州人大部倒向清军,加上天地会义军接连失败,内部分裂,从原有的十万之众锐减到不足两万人,且被清军追的无处落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台湾乱事即将平定。

  闽浙总督德保甚至上书朝廷,认为应当在台湾设巡抚管辖,从而加大朝廷对台湾的统治,免得岛上那帮汉人动不动再与朝廷为敌。

  就在这节骨眼,战事却突然发生重大变化。

  首先是福建水师提督黄仕简八百里加急快报,称有洋夷战船寇犯,袭击了清军设在澎湖的粮草转运点,毁我战船4艘,杀我大清兵20余人。

  之后福建巡抚余文仪转呈福建绿营提督任承恩急报,任称其得到线报贼首林爽文可能逃窜在台湾南部凤山县一带,因此领兵前往剿灭。

  然在与贼兵交战时,突有一支打黑旗的贼军从其侧翼杀来,冲在最前面的除了汉人贼兵外,更有不少深目高梁红发西夷兵丁,人数不低于数百人,所持火枪火炮之犀利远胜我大清兵。

  那黑旗兵十分骁勇善战,不仅配备大量火器,贼首更是悍不畏死,屡次亲率贼兵冒箭枝铳子冲阵。

  任承恩看的明白,那贼首十分年轻,于冲阵过程中一次冠翎皆碎,一次袍袴皆穿,然却未受毫发之伤。

  在其带领下,黑旗贼兵愈战愈勇,官军实在抵挡不住,不得不撤退。

  随后,叛军便以那支黑旗贼兵为中坚,纠结大量贼人猛攻台湾府城所在台南,任恩承虽携全城兵壮死守,奈何贼势太大,终是于五天后放弃台南退往嘉义。

  台南的失守让本已经苟延残喘的叛军声势复涨,那黑旗军更是扬言要将清军全部赶进大海,然后反攻福建,挥师北上。

  说什么“先灭绿营,再平八旗。中国之兵,唯我黑旗!”

  鉴于台湾清军全面溃败,弄不好会全军覆没,闽浙总督德保只能请求朝廷速发援军,多派真满大兵、御前侍卫前来,否则怕是再难平定台湾之乱。

  军机处议来议去,除了议出台湾叛军有可能勾结西洋人外,对于援军如何派发实是没什么章程。

  因为,根本抽不出援军。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