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3章 时代变了,不要封建嘛_大人,得加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故意喊的!

  目的就是让鞑子的精锐葬送在漠北,从而完成一次漂亮的曲线复国任务。

  如果这样的话,有没有可能老纪瞎编的这本书就是取材于真实事件,根本不是杜撰虚构,他贾百姓真就是老朱家的后人!

  事实表明,人闲着千万不要随意脑洞,自我推理,因为推理的结果只有两个。

  一个是得偿所愿,尽往好处想。

  一个是细思极恐,越想越可怕。

  贾六明显是前者,因为他的耳畔已经响起凤阳花鼓声了。

  “说凤阳,唱凤阳,手打花鼓咚咚响。凤阳真是好地方,赤龙升天金凤翔,数数天上多少星,点点凤阳多少将。

  说凤阳,道凤阳,手打花鼓咚咚响,凤阳真是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荡,不服徭役不纳粮,淮河两岸喜洋洋.”

  来自老祖禁地的祖音呼唤,让贾六身体内的祖魂之血开始沸腾,开始燃烧!

  臊得慌。

  “尚是不甚记事之时,祖父每年清明都要带我去昌平,起初我只以为祖父是带我去踏青玩耍,后来方知祖父要我跪拜那人竟是我的老老太爷崇祯皇帝.”

  几乎是下意识的,贾六开始回忆起孩童时期的往事。

  这些都是他回忆录里的节选。

  “咔!”

  吕元广不合适宜的叫停,之后一脸古怪的看着大清的维新皇帝:“我记得你祖父好像康熙年间就死了吧?”

  “嗯?”

  贾六一愣,第一时间看向栓柱:老祖什么时候咯屁的?

  栓柱的目光有些闪躲。

  显然,老祖驾崩的时间线不对。

  吕元广哼哼一声:“你小子出生的时候你祖父都化成灰多少年了,请问他怎么带你去的昌平?”

  贾六老脸一红,赶紧摆手:“老吕,不要纠缠细节嘛。”

  说完,侧脸咬牙切齿吩咐栓柱:“回头把给我写回忆录的作者砍了,娘希匹,搞什么,差点把朕带沟里去!”

  “嗻!”

  栓柱重重点头,是有些不像话。

  “.”

  吕元广又震惊了,从桌上拿起那本名为《我的老老太爷是崇祯》的书,翻了又翻,之后一脸认真的问贾六:“这书不是你自个写的么?”

  手指处,斗大的四个大字——“朱伯阁著。”

  贾六真的生气了,桌子一拍:“老吕,你什么意思,朕叫你不要在意细节,你非跟朕纠缠这些细节,有意思吗!.妈的,实在不成朕把自个砍了中不中!”

  “急了,你急了。”

  吕元广好像明白了一切,将书合上后突然咧嘴一笑:“不过,这也是个法子,不管是真是假,都是解决当下问题的一剂良药,起码,可以给你岳父一个台阶下。”

  “我就知道你老吕是聪明人,你要不是聪明人,当年朕怎么会跟你称兄道弟呢,”

  贾六满脸堆笑再次给老吕斟满茶碗,“朕说过,朕在大清混得越好,对你们就越有好处。这话,不假吧?”

  “假倒是不假,但是,”

  老吕也是实事求是派,提出要求,就是必须立克清为太子,封媛媛为皇后,这样武昌方面就不会再有任何异议。

  前者,贾六一口应下,因为已经定下。

  后者,却表示暂时不想立后,因为他毕竟是大清皇帝。

  大清没亡呢,他怎么能立一个汉人女子为皇后呢。

  而且,立后关系到其部下满蒙派系的团结,又是否能北伐成功。

  毕竟,他如今可是顶着大清正统这顶帽子的。

  老吕表示理解。

  双方具体条约自当由双方具体负责人来谈。

  谈好了,用印就可。

  闭门会议结束后,贾六将取得的重大突破如实告诉老李,老李听后觉得这样也行,反正他也不知道皇帝陛下究竟姓什么。

  肯定不姓贾,要不然不会拖着不给他爹上太上皇尊号,给他弟弟上亲王封号的。

  但老李出于臣子本份,有必要提醒维新皇帝一个隐患,那就是如果克清殿下的外家手握兵权,将来对于朝廷不是好事。

  几千年下来,外戚干政史书上彼彼皆是。

  贾六听后,拍了拍老李,语重心长道:“会长,不要封建嘛,时代变了,再用过去的思维看待现在以及将来的大变局,是要犯错误的。”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