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_92_七十年代纪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娘家那个哥哥,但是她不能和自古以来就深入人心的风俗作对,自己娘家除了亲哥哥,还有不少堂兄弟,都是七斤的舅舅。

  摸摸七斤的头发,齐淑芳下了决定。

  到了两个人同时休息的时候,两人全副武装地抱着七斤出门去贺建国常去的理发店,贺建国抱着七斤,罩着七斤的小棉斗篷,除了留下一道缝隙以供呼吸,几乎算是遮严实了。

  齐淑芳则拿着叮叮当当铜钱相互撞击着的桃枝陪伴左右。

  理发每次需付五分钱,理发票一张,不会因为孩子小就便宜收费。

  齐淑芳和贺建国单位每个月都会发若干张洗澡票,理发票隔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发一次,不过因为齐淑芳留着长头发,辫梢自己在家就能修修,不用去理发店,平时也都是在家里洗澡,所以攒下来的票除了贺建国用一些,其他基本都送人了。

  即使如此,他们手里现在也有理发票付给剃头师傅。

  剃头师傅收了钱和票,举着剃头刀问道:“需要给孩子留发吗?”

  “留发?”齐淑芳不解,他们带七斤过来就是想剃光头的呀。

  “小孩子嘛,就是留点胎发,前面留个寿桃形,或者后面留一撮毛以后编辫子。”

  “有什么说法吗?”齐淑芳虚心请教。

  剃头师傅笑道:“就是为了好养。,前面头发没啥讲究,寿桃嘛,沾了寿字。后面的小辫子就大有讲究了,小辫子留个三五年,平时剃头不能动这小辫子,三五年后在二月二这天剪辫子,宴请亲朋好友来庆祝,和吃喜面的场面差不多吧。”

  齐淑芳张了张嘴,想了想又闭上了,问道:“收钱不?”

  “和吃喜面一样,姥爷姥姥得拿大头,红绳系在小辫子上,舅舅给剪辫子,你说呢?”

  那就是收钱了。

  这不是变着法子问亲朋好友要钱吗?

  现在物资匮乏,家家户户都以贫困居多,很多风俗都摒弃了,不然,真怨不得有人说女儿是赔钱货,因为吃喜面就是外公外婆给最大的一笔见面礼,祖父祖母不用给,齐父齐母给十块其实已经不算小气了,不过何书记夫妇给李盼的才叫大手笔,足足给了一千块!

  吃喜面给一千,剪辫子再给一千?为什么都让娘家出钱?

  齐淑芳咋舌不已。

  剃头师傅一脸莞尔:“只有男孩子留辫子,小女孩不需要。”

  哟呵!还重男轻女啊?

  “不留,不留!”齐淑芳不打算惯儿子,凭什么小女孩不留发,只有小男孩可以?和贺建国商议完,“师傅,麻烦你把孩子的头发全部剃光,剃个小光头。”

  “那好,你们拿个什么东西接头发。”

  “接头发?”这又是什么意思?齐淑芳不懂。

  剃头师傅是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傅,一生不知道接待过多少男男女女的客人,也不知道给多少孩子剃过头,笑着解释道:“一看就

  请收藏:https://m.3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